江蘇南通探索基層市場監管信息化建設
打破市場主體監管執法數據壁壘 促進業務協同
中國質量報訊 (楊溶榕 記者 蔡美萍)近日,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東社分局指揮室在視頻巡查時發現,轄區一家企業車間內有叉車正在進行作業,但是通過信息監管平臺查詢,該企業名下并沒有叉車注冊登記信息。指揮室工作人員立即通過平臺下發指令給執法人員。執法人員通過視頻錄像、現場檢查等形式固定證據,并立案。
近年來,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探索基層市場監管信息化建設,先后啟動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化惠民工程和特種設備安全“天網”工程,開發上線信息監管平臺、遠程視頻監控平臺、市監運維平臺,打破市場主體、監管、執法數據壁壘,強化互聯互通,促進業務協同。同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還在江蘇省率先建成第一家實體化運轉的信息化監管指揮中心,在14個基層分局建立信息化監管指揮室,構建“1+14”一體化指揮研判體系,實現市場安全風險隱患的早發現、快預警、強監管、優處置。2020年,通州區被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列為非現場監管試點地區,南通市市場監管局發文在市、縣、鄉鎮三級同步建設市場監管綜合業務平臺。
南通通州區市場監管信息化建設標準化試點是第六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中,唯一獲批的市場監管領域的信息化建設項目。2020年5月,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正式啟動該試點項目,并于當年年底構建完成并發布實施基層市場監管信息化標準化體系,體系涵蓋基礎通用標準、服務提供標準、管理標準、崗位工作標準4個子體系,自主研制內部標準74項。2021年以來,該局通過專題培訓等形式開展標準宣貫,并持續做好標準的實施、監督檢查與改進工作,全面開展對標達標活動,強優勢、補短板,進一步推進市場監管信息化各項業務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促進市場監管和服務效能的有效提升。
《中國質量報》
(責任編輯:佟明彪)